以PET/CT为代表的核医学不仅能诊病、还能治病,正推动肿瘤诊疗进入精准医疗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PET/CT共有85台、从业人数近千人,数量均占全国总数约10%,是全国第二大的PET/CT的市场。“尤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以及靶向治疗方面,江苏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桑士标教授在4月22日苏州举行的联影医疗分子影像融合创新大会上表示。
此次大会聚焦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的核医学融合创新生态发展,联影医疗全新一代分子影像技术平台:uExcel Technology和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uMI Panorama重磅亮相,同时,联影医疗分子影像在江苏未来布局首次公开。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黄钢教授、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理事长杨志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桑士标教授、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王跃涛教授以及联影医疗中国业务联席总裁缪宏先生现场出席,共同为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核医学未来发展谋篇布局。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癌症负担的增加,PET-CT的临床需求持续攀升,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021年,国家八部委重磅文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的出台,将核医学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到2035年实现一个县一个核医学科,全国2800个县市区将至少增加2500个核医学科。
我国约有3000家三级医院,而设有核医学科室的仅有不到1000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同时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核医学影像设备数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每年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数量不足300万人次,临床常规应用的放射同位素几乎100%依赖进口。核医学设备作为核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高端分子影像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创新力度再次成为了重中之重。
PET-CT被视为近20年来核医学领域出现的最重要的新技术,作为高端医学影像系统,在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同时还能够预知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和疗效,对很多疾病的早期评价和预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
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桑士标教授在会议现场时介绍:“江苏省核医学发展较快,不仅核医学科的数量以及分子影像设备的数量上位于全国前列,同时充分响应国家‘一县一科’政策,多地县级医院开设核医学科并开展PET/CT影像检查,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各医疗机构开展的临床诊疗项目也是非常丰富,特别是心脏核医学的检查、诊疗一体化等方面在国内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核医学相关产业方面,江苏省也拥有诸多资源。除省内多所高校可以提供相关科研人才与平台外,原子医学研究所也是江苏核医学的宝库。另外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有多家核药企业,为我们的核医学科提供更多样、更精准的“炮弹”。也有像联影医疗这样的分子影像设备企业入驻,由于掌握了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可以创新性地设计、研发出更高性能的分子影像设备,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满足临床和科研需求的新“武器”。
“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江苏省核医学相关的医疗机构、高校、研究所、核药企业和设备企业可以开展全面联动,在核药研发以及核医疗相关产品、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加快江苏省核医学新型诊断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转化,促进核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江苏省核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建设。”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桑士标教授介绍。
如果将“锁”比作病灶,那“钥匙”就是携带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这个关于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形象比喻,体现了核医学的“精准”特性。在诊断方面,CT、磁共振等影像学诊断主要是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而核医学诊断则不同,能够提供人体分子水平的功能、血流和代谢信息。在核医学成像出现以前,很难精确定位隐藏在患者体内的肿瘤块的位置及大小。如今,医生利用核医学的“人体照相机”,就能打开微观世界、洞察多种疾病。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核医疗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技术能力实现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 uMI Panorama,通过首款中国“芯”以及探测器和迭代算法等新技术应用上的全流程革新,全面拓展软硬件性能,优化全场景使用体验,助力极微病灶精准诊疗,尤其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治疗和前沿研究中有着特殊价值。
“高质量图像不单依赖于PET-CT某一性能指标的提升,而是要同时实现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灵敏度和轴向视野的全方位突破。”据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产品部总经理熊典介绍,联影医疗推出了搭载业界首款高端医学影像专用“中国芯”的uMI Panorama和uExcel Technology技术平台, uMI Panorama系统的核心技术关键在于PET探测器专用芯片,打破了行业长期以来对进口通用芯片的依赖,填补中国在超高端医疗装备领域自研专用芯片的空白。另外,uMI Panorama在PET-CT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了国际领先,其中时间分辨率突破200p技术“拐点”,有助于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对于重疾早诊、早筛有重要意义。
此次大会,联影医疗分子影像还重磅公布了未来在江苏的科技创新布局。PET-CT实现国产化的核心是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此次联影医疗新发布的uMI Panorama便是搭载了首款中国“芯”。
面向未来的联合应用开发,联影医疗分子影像还将扎根江苏本土,汇聚横跨硬软件、AI、数字化领域的高水平研发人员、科学家团队,聚焦科技前沿,围绕科技创新方向、规划路线,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引领推动更多核医学研究成果在江苏转化和产业化。
此外,引进和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也是联影医疗未来的规划之一,“我们早在2016年就与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未来将与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伙伴,培养面向未来的医学影像领军人才。” 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总裁王超说道。
此次会议上,也正式成立了“江苏省联核同行发展联盟”,联盟由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江苏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担任联盟主席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江苏省中医院核医学科、联影医疗公司为副主席单位,由联影医疗公司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江苏省联核同行发展联盟将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病例大赛、全省质控行、大咖讲坛、大咖点对点、科研合作与转化以及成果汇编,致力于推动江苏省核医学科建设与长远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