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活动近日持续推进中。日前,记者随调研团队一起来到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迈瑞医疗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路金融中心创立。31年来,迈瑞从一间办公室里的小公司成长为拥有十大研发中心的全球性企业,以自主创新带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一次次闯入高地,突破技术限制。
根据公司财报,2021年迈瑞实现营收252.7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20.19%,达到80.02亿元。如今,迈瑞已进入“而立之年”,在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等等多个方面都已走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列。但而立之年的迈瑞仍在医疗器械领域上下求索,以艰苦的行业深耕与不懈的自主研发铺就我国医疗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内的迈瑞医疗总部大厦,企业展厅内陈列着1993年迈瑞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监护仪MEC-509。这台小小的机器在当时以可靠的品质与亲民的价格迅速打破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也成为迈瑞医疗成长之路的第一座丰碑。如今,迈瑞医疗已经发展出集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三大板块为一体的业务体系,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深耕,在医疗器械领域由一开始初出茅庐的“学习者”成长为可以独领风骚的“引路人”。
“我一直认为,我们做制造业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采访中谈到,“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在国际上就是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水平,所以更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发展。”医疗器械涉及精密零件制造、生物科学、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在质量上需对每一个生产线都进行严格的把关。“所以放眼国家的长远大局,更需要我们在某一个具体领域进行深耕,迈瑞选择医疗器械行业,虽然业务面相对较窄,但我们能够将它发展好、发展精。”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迈瑞共计申请专利 7418 件,其中发明专利 5308 件;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共同研发的“血液细胞荧光成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所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中国专利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专利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等多类奖项。
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迈瑞医疗也在不断推进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迈瑞 “瑞智联” IT 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患者监护的多终端集成,通过工作流程再造、数据自动采集和精益的设备管理实现跨科室的信息交流,有效助力日常大量的临床决策;在体外诊断方面,“迈瑞智检”实验室具备“检从容”、“云智能”、“瑞无界”三大特点,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医学检测更加融合、高效、可靠;“瑞影云++”平台则重点服务于医学影像业务,创新性地提供了可供用户自主创建和运营的云社区以及多种云端应用,为超声医疗工作者打造立体的交互沟通媒介。通过云端医疗服务与影像设备的结合,多家医院可以就此实现“云端会诊”。
在深圳宝安人民医院中,就有着一台搭载了“瑞影云++”系统的超声诊断装置。通过它,宝安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能够接收到3000公里以外的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实时的超声影像,同时进行远程诊断与医学指导。“瑞智联”、“瑞影云++”与“迈瑞智检”实验室三者共同构建出迈瑞的“三瑞”智慧诊疗生态系统,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让医疗资源得以更充分、高效、安全地使用与共享。
采访中,“质量”是李西廷频繁提到的词汇。“我们不仅要有提高质量的意识,还要有重视质量的认知。迈瑞始终以高于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医疗器械这一高端制造领域,必须要有精细、严苛的质量管理与检查体系。”在李西廷看来,“严于律己”是迈瑞的标签,就连设备上的一根连接线也要经过十万多次的弯折测试才能投入使用,迈瑞的标准一定要高于普通行业标准。
三十年如一日,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领域不断发光发热,用嚼得菜根的钻研精神深耕医疗器械发展,以严格的自我要求引领医疗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正如其英文名称“Mindray”一般,迈瑞医疗的“智慧之光”将代表中国制造闪耀在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