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師范學院發布《太原師范學院校級科研機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旨在進一步強化有組織的科研,規范和加強學校科研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有效提升學校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合作交流和社會服務能力。
過去十年間高校科技力量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校級科研機構成為高校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常州大學、貴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高校紛紛針對校級科研機構出台管理辦法或開展評估工作,進一步規范校級科研機構。那麼,目前我國高校科研機構現狀如何?組建校級科研機構需要哪些條件?校級科研機構建立后,如何確保其良性運轉?
“目前,我國高校已建有相當數量的由政府批建的科研機構,吸引了一大批頂尖科研人員,並且成為推動高校科研發展的重要動力。”清華大學科研院學者丁帆曾梳理了清華大學校級科研機構的基本形式,他認為校級科研機構主要包括學校自主批建科研機構和聯合科研機構。
學校自主批建科研機構分為部委委托學校建立、根據學校戰略發展部署建立、學校頂層規劃布局建立、學校為籌備政府批建科研機構建立四類。而聯合科研機構則包括與國內企事業單位或國(境)外企業合作建立,以及與國(境)外大學、研究機構或組織合作建立兩類。
丁帆認為校級科研機構成立的內在動力來自於學科融合與發展的需要,不同學科之間互相借鑒有機結合,才能產生出“1+12”的效果。
“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迫切需要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無縫結合,同時也需要與企業實現快速對接,進而可以實現市場與科研的雙向反饋環路。”丁帆表示。
太原師范學院科研部部長劉庚認為校級科研機構的特點與優勢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能有效整合學校現有科研團隊力量,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二是能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對外申請和承擔科研項目、進行項目洽談和組織學術活動﹔三是能帶動青年教師融入科研團隊,促進青年教師人才的培養﹔四是能通過校級科研平台匯聚和整合相關學科的優勢資源,孵化和培育更高級別的科研平台。
近年來,不少學校出台了校級科研機構管理辦法,其中大多都對機構成立作出明確要求,同時還有明確的管理與考評指標。
上海師范大學出台的《上海師范大學科學研究機構管理辦法(修訂)》提出,申報校級科研機構標准之一是必須以學校相關學科為支撐,有明確的研究目標、研究任務、研究方向,以及相對穩定的建設規劃。同時,其明確規定,校級科研機構建設周期為四年。自批復日期起,四年建設周期結束,通過相關績效考核可進入下一輪建設周期。
太原師范學院在《管理辦法》中鼓勵新設立的科研機構開辟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其研究方向原則上不得與校內現有各級各類科研機構重復,機構負責人近五年需要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過國家級科研項目,並且有在研科研項目。
同時,《管理辦法》還對新設立的校級科研機構做出明文規定,即每三年為一個考核周期,以年度考核與周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年度考核重點針對年度建設執行情況進行,並做出下年度科研機構建設計劃。
日前,多所高校發文表示優化校級科研機構,引發熱議。劉庚認為,“有的校級科研機構建立后發展得越來越好,也有部分機構成立后因種種原因,沒有實質性的建設發展,被撤銷或者清理,這都是正常的。”
“目前在校級科研機構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難點是如何科學精准地評估機構所發揮的作用。”劉庚坦言,太原師范學院計劃通過校學術委員會或邀請同行專家,對現有機構適時開展評估,對發展建設較好的機構,學校將給予表彰,並在政策、經費、項目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對不再適合繼續建設的科研機構,實行淘汰機制,減輕學校管理負擔。
同時,新的校級科研機構建立后,在管理上會充分考慮不同機構的前期基礎和學科特點,對科研機構進行分類指導和分類考核評估。
“我們將從管理部門的角度,強化機構的申報機制、考核機制和管理機制,確保機構建設的質量。同時對現有資源和團隊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整合,聚力優化創新體系。”劉庚表示,在《管理辦法》出台后學校將不斷落實舉措強化考核,推動科研機構瞄准科技前沿,加強自身建設。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