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发展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根本措施,10月11日,在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交通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服务处处长于大钊介绍说,长春市将通过扩大公交覆盖范围、加强衔接换乘、加快公交运行速度等措施,全面提升公交服务保障能力,增加公交吸引力,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实现治理城市拥堵的最终目的。
当前,长春市主城区公交线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距离市民对公交便捷出行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发挥公交治堵的核心作用,长春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优化调整衔接轨道交通的公交线路。年初以来,围绕轨道交通开通3条串联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和轨道交通的微循环线路;根据市民反馈建议,优化调整公交线条,解决了如万龙银河城、向日葵小镇等65处公交线网覆盖不足和与轨道交通衔接不畅的问题。下一步将继续在轨道交通未覆盖的西安大路、长春大街开设长春市第二条快速公交线路,解决市民公交快速出行需求;在高新、净月、北湖等区域,开通衔接轨道交通的微循环线路和通勤定制公交,全面提升公交线网覆盖率。
设置公交专用道。全年新增和改造公交专用道11条34.4公里,已完成民康路、工农大路、解放大路、迎宾路、惠工路、西安大路等6条17公里,沿线%,尤其是工农大路综合提升改造,彻底解决了该区域堵点难点问题。年底前将继续实施长春大街、建设街、卫星路、基隆街、景阳大路5条17.4公里,实现二环以内主干路公交专用道全覆盖,进一步促进公交专用道成环成网。
推进公交、轨道、慢行融合建设。已完成在68个轨道站点周边设置共享单车停车区,新增轻轨4号线处公交站务设施。目前正在实施亚泰大街、金川街、南环城路、凯旋路等10处公交港湾停靠站,建设轨道2号线处公交候车亭,启动天工路轻轨站微枢纽建设,进一步满足市民公交、轨道和慢行之间的换乘需求。
优化公交运营时间。将主要公交走廊上的线路末车时间适当延长,确保各开发区核心区域夜间有1条以上线路通达,与轨道交通末车时间衔接;缩短早晚高峰车隔,增加发车频次、减少候车时间,为市民公交出行提供便利。
加大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力度。严格按照公交行业服务质量考评体系对企业运营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着重考核发车频次、早晚高峰车隔、末车收车时间、出车率等行车作业计划落实情况,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进行严肃处罚。